改革開放春風勁 地信產業勢頭強——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成就綜述
40年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波瀾壯闊。40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40年勠力同心,滄海桑田;40年不屈不撓,翻天覆地。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革,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產業現代化水平與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地理信息產業也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伴隨著我國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化浪潮的蓬勃興起而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的產值每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國家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被國務院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地理信息產業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留下了令人引以為自豪的印記!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七屆年會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
發展迅猛 勢頭強勁
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是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從無到有、不斷成長的歷史。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地理信息產業以基礎測繪為起點開始發展;上世紀90年代,產業發展重點逐步偏重于軟件開發和數據處理,形成了中間大、兩頭小的產業鏈發展格局;2000年以后,隨著地理信息產業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以及各類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展,產業發展的重點延伸至產業鏈下游服務與應用。與此同時,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強勢進入地理信息產業鏈的中下游。無論是位于產業鏈上游的數據獲取、中游的數據處理、下游的信息服務及各類應用,還是貫穿整個產業鏈的軟硬件制造和開發,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近年來,我國地信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然保持了旺盛增長的勢頭。2010年,我國地信產業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到“十二五”末,年產值超過3600億元。目前,我國地信產業從業單位數量超過9.5萬家,其中擁有測繪資質的企業超過1.9萬家,多家地理信息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在新三板掛牌的地理信息企業超過220家,從業人員超過117萬人。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測算,2018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將超過6200億元。
由于地理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為促進地理信息產業鏈完善,提升產業整體規模效益,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各地積極建設地理信息產業園區或產業孵化基地。據統計,目前全國在建和已經建成的地理信息產業園或產業孵化基地已有50多家,每個區域的產業園都各具特色。其中,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層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浙江省地理信息產業園。
技術變革 助推發展
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信息產業的核心要素,改革開放40年來,地理信息技術經歷了幾次技術變革,實現了從模擬、數字、到信息化測繪的時代更迭。目前,在國家“互聯網+”計劃和大數據戰略的影響下,地理信息產業與時俱進,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產生愈發緊密的聯系。地理信息技術的進步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也大大拓展了地理信息數據的價值,并帶動測繪裝備實現更新換代。
從1978年到1993年這段時間里,進口測繪儀器壟斷了中國市場。測距儀90%依賴進口、電子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100%依賴進口,并且價格昂貴。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軟硬件逐漸崛起,在隨后的10年間占據了相當大的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海外,一些核心技術能和國外同類軟件抗衡。目前,中國地理信息裝備從光電儀器到GNSS裝備、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從海洋、陸地到空中,一系列自主研發的技術裝備不斷突破,全站儀、RTK銷售總數已遠超進口品牌,市場占有率取得了絕對優勢。以南方測繪公司為例,該公司陸續實現了測距儀器、電子經緯儀、全站儀、GNSS等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成為中國電子測繪儀器的開拓者引領者,產品出口到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技術水平上居于世界領先行列,創出中國制造的世界品牌。
在新技術、新裝備領域,以傾斜攝影測量系統、移動測量系統和地面精細掃描系統為代表的大面積數據采集裝備開始應用于生產。他們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地理信息數據采集模式,催生出大量新的需求。
另外,我國已初步建成衛星遙感信息接收、處理、分發體系和衛星對地觀測應用體系,民用高分辨率衛星“資源三號”01星、02星實現并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了覆蓋亞太的服務能力;開發了與北斗兼容的多頻多系統高精度定位芯片,結束了我國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產品“有機無芯”的歷史。國產GIS平臺軟件技術水平已經與國外同類軟件相當,實現了基于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平臺軟件的全面國產化,部分性能指標甚至優于國外同類產品。遙感處理軟件實現了產業化,大規模集群化遙感處理系統研發成功,生產效率提高5至10倍;國內首套機載雷達測圖系統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低空無人機飛行器航空攝影系統研發成功并面向全國推廣使用,部分研究成果優于國外同類產品。地理信息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技術進步助推產業發展,根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的有關資料,目前我國超過千億級的產業包括測繪產業規模已超過1600億元,地理信息系統產業規模已超過1300億元,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除此之外,遙感產業、地圖產業等領域也隨著技術的進步迅猛發展。